• 您好
  • 免费注册
  • 茅台:身陷“三重门”,何以解围?

    发布日期:2012-10-18 16:04 阅读量:58

      自从茅台集团“国酒”商标通过初审以后,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而在此时曝出的“质量门”、“价格门”、“存款门”三重门,无疑为茅台的“国酒”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茅台集团申请“国酒”商标之路一波三折,在距公示期限仅剩几天时又生波澜。

     

      在申请“国酒”商标的路上,茅台身陷“三重门”,大有四面楚歌之势,对于茅台集团而言,显然是一个噩梦。所谓“质量门”、“价格门”、“存款门”云云,笔者相信并非空穴来风,而且一定是查有实据。以茅台在中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说,产量有限、产品供不应求的现实,在市场游戏规则下,则必然是质量无法百分百保证、价格无法全程监控。“存款门”本无可厚非,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已。不仅是茅台,中国白酒行业有头有脸的品牌,甚至中国白酒行业之外的知名品牌,只要动用手段严格检查,恐怕没有一家品牌不陷入“三重门”之类的困境、没有一家品牌能够置身事外、洁身自好。你能保证向国家工商总局递交反对茅台注册“国酒”商标异议书的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郎酒等企业就没有“三重门”之类的问题?

     

      茅台集团成为众矢之的,实在有点咎由自取。老实说,笔者也是不能容忍将“国酒”之类带政治符号性质的商标授予一家企业集团。民族品牌绑架国家利益和民族感情,除了给地方、企业带来一时一定的狭隘利益,不会给国家、民族带来任何好处。相反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倒有被地方利益、企业利益逐渐蚕食的可能。而且,茅台品牌已是妇幼皆知,深入人心,奈何茅台集团还要画蛇添足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为自己加上一道华丽的国字号“龙袍”?如果仅仅是白酒行业激烈竞争的惯性使然,一则反映出茅台集团心虚;二则反映出茅台营销手段拙劣。与其费尽心思争戴国字号帽子,不如退而求其次,培养各种人才、提高制酒工艺技术。这个才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实招。

     

      因此,笔者建议茅台集团要“零下一度”,发热的头脑要降降温,膨胀的欲望要收收手,不要妄想“国酒”茅台来龙袍加身。珍惜现在拥有的地位和名誉,否则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中国白酒行业不能答应,中国政府监管部门不该答应,中国社会公众不许答应,茅台还想怎么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