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 免费注册
  • 开启中国白酒“新生态”

    发布日期:2011-05-25 15:56 阅读量:108
      

      如果说,此前中国白酒产业的竞争格局还处在一种传统氛围当中,那么伴随“中国酒谷”的出现,伴随一系列产业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诞生,一个在全新白酒生态环境中孕育而生的“新白酒时代”,已经“春光乍现”。

      “中国酒谷”的科技之光

      “如果说上一个千年只有百姓的口碑,那么下一个千年便有着行业权威来守护。”

      ——这句话,源自“中国酒谷”,源自国家酒检中心在“中国酒谷”的落户。

      从2008年初奠基到2009年底剪彩,两年来国家酒检中心为“中国酒谷”带来大量顶级资源:一支大师级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团队,一批国际领先的硬件检测设施,一种行业前所未有的科学管理模式……

      国家酒检中心的落户,标志着行业最高检测平台在“中国酒谷”正式启动。这家同时拥有3名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待遇的专家、6名高级工程师、15名工程师、10名研究生、8名国家级白酒评委的酒类权威检测机构,以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检测检验、科研辅助为职能手段,构建起全方位、科学化的结构运行体系,使用“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专用章”和授权认可标识,出具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白酒检测报告。它的落户,为实现政府监管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为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研发能力创造出极大优势,将为打破技术壁垒和地区封锁发挥巨大效能。

      如果说,“中国酒谷”终极目标是要成为法国波尔多那样的酒业王国,那么国家酒检中心的助推必将让这一梦想提早实现。

      “泸州老窖”总经理张良指出,“中国酒谷”犹如美国“硅谷”和武汉的“光谷”,它首先是一个“科技”概念。

      张良认为,科技分为“硬科技”和“软科技”两大范畴:

      就“硬科技”而言,除了“硅谷”、“光谷”历来强调的人才、研发保障、科研机构等要素外,“中国酒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概念——“自然生态环境”。白酒是地域资源性要求很强的生物发酵产业,自然生态环境对其影响极大。生态酿造、生物发酵作为白酒产业不可或缺的“硬科技”,正日益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课题。从这个角度讲,“中国酒谷”拥有无与伦比的“生态科技”资源,北纬28度酿造的“泸州酒”,以其不可复制的酿酒生态优势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这给“中国酒谷”的科技概念提供了坚实依托,并因此而集聚了一大批以“泸州老窖”为龙头的优势企业。他们长期致力于白酒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使“泸酒”酿造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从过去酿酒工艺的传承到1980年代人工老窖技术、勾调技术的升华、再到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特别是“泸州老窖”作为中国白酒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其强大科研实力“物化”而成的完整科研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酒谷”雄厚的“硬科技”功底。

      强调“硬科技”的同时,对“软科技”的深度研究日显重要。伴随中国宏观经济未来产业布局的建立,特别是国家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视与强化,西南地区、特别是泸州“中国酒谷”地区,对自身优势资源产业的发展已确立清晰定位:这里最适宜发展的就是白酒产业。

      目前,全国白酒产业格局的特点依然是“散、小、乱”,真正上规模的不多。这种状况不要说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方向无法对接,就连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现代产业发展模式也难以有效实施。所以,白酒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定是循环经济大产业链的形成。从此意义上讲,“中国酒谷”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大集团产业发展带动优势,将众多同类及相关企业集聚在一起,将整个产业上下游链条全部打通,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这种集群效应一旦形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能够在白酒行业实现大投入、低成本、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从根本上杜绝“散、小、乱”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浪费及影响。而且,从物流运输角度讲,“中国酒谷”地处长江出川第一大港,具有丰厚的水运资源。曾有人对法国波尔多产区闻名世界的原因给予总结,认为它除了是好葡萄酒的最大产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波尔多港是法国最大的港口之一,在法国葡萄酒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近水楼台”。这一优势“中国酒谷”同样具备。与铁路、公路相比,水路运输每吨货物碳排放量要低得多,是最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和环保概念的物流运输方式。

      “无论‘硬科技’还是‘软科技’,‘中国酒谷’都为中国白酒产业未来发展照亮了科技之光。它让我们看到白酒的未来和希望!”张良深情地说。

      2009年12月15日,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至此,全国固态酿造领域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在“泸州老窖”、在“中国酒谷”南区落户,实现了泸州市在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上“零”的突破。

      这家技术研究中心将依托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包括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20余家科研院所,以“中国酒谷”为基地,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以打造中国固态酿造领域一流的集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孵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层次研发平台为目标,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流的创新人才,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关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大力助推传统固态酿造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固态酿造行业快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随着固态酿造行业一系列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中国酒谷”的科技之光将会变得更加辉煌。

      “中国酒谷”的创新商业模式

      在位于“中国酒谷”的会展中心内,巨大显示屏上跳动着红红绿绿的全国各地白酒生产资料、各类酒产品的买进、卖出单价和交易量,一条红色曲线勾勒出当天指数走势……

      ——这是“中国酒谷”即将打造的“国家级”酒类产品交易中心的繁忙图景,它折射的将是未来中国白酒产业生动的表情。

      在当今世界产业链条中,研发、生产、流通诸环节附加值曲线呈现“两端高、中间低”形态,一头是研发、设计、专利,另一头是品牌、销售、服务,中间则是组装、加工、生产,很像人微笑时嘴的形状。换言之,两端获利高于中间部分,企业要想增加盈利就不能持续处在曲线中间组装、加工、生产的位置,而一定要往两端走。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