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 免费注册
  • 千年金奖亮相世博 酒业当如何面对?

    发布日期:2011-05-25 15:56 阅读量:68
      进入6月以来,上海世博会持续升温,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此盛况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企业参与世博盛会、把握世博机遇的愿望。在这个展示世界各国文化、科技成果的舞台上,酒类企业该如何追求自身受益的最大化,并针对今后发展方向,从中吸取养分,锤炼“筋骨”呢?

      考量酒业社会贡献

      日前,记者与一家酒企市场主管聊起世博会对白酒行业的影响,他不假思索地表示,世博热潮极大刺激了上海酒类消费市场,企业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并利用这一机会扩大品牌影响力。除此之外,该人士便缄默不语。在他眼中,世博会俨然是一个超大型促销平台。

      相信酒行业内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酒行业现有的发展观念,企业更多的是以直线思维来考量市场规模和销售数据,而缺乏一种发散式的、多元化的曲线思维。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年,中国酒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成就了一批规模、效益可观的大型企业,同时,很多区域强势企业立足根据地,通过精耕细作的市场建设而称霸一方,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多元化酒业格局。

      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却转摘于中国酒业新闻网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多元化企业发展观,无论是全国一线品牌还是区域强势品牌,几乎都把市场规模和销售数据锁定为考量企业发展的首要标尺,其品牌建设、文化传播乃至产品结构调整,都是服务于规模和效益的增长。正是由于企业个体目标的趋同,导致行业竞争长期处于“拼刺刀”的惨烈状态,众多企业在狭小的空间里争夺极其有限的生存资源,由此背上沉重包袱,难以迈开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如何摆脱这个恶性循环怪圈?眼前的世博会就给酒行业指出了方向。

      上海世博会期间,由联合国相关机构推出了“千年金奖”评选,其评定标准是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出发点,旨在消除贫穷、饥饿、疾病、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于酒类企业而言,则是肯定特色、鼓励创新,促进酒类企业造福一方,为繁荣地方经济,特别是带动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什么当我们的酒类企业紧紧盯着市场动向和销售走势的时候,联合国却隆重推出这样的评选活动——千年金奖与企业的规模、产值、效益并没有直接联系,反而更关注酒类企业对文化事业乃至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二者的落差对于酒类企业的发展观有何启示?

      显然,联合国千年金奖不是在评世界500强企业,当然也不是评选中国酒业10强、20强,而是结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引导酒类企业树立更加理性、更具长远意义的多元化发展观念。

      如果仅从企业的短期发展来看,能否开辟更广泛的市场区域,能否实现更高的销售收入,的确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若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从打造百年企业、树立百年品牌的愿景来考虑,酒类企业必须在生存土壤上深深扎根,通过扩大当地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保护周边环境、打造农业产业化经济循环模式等不同途径,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当企业具备了这样的长远核心竞争力,那短期经济效益的增长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世博会所传达出的信息,特别是联合国千年金奖评选的深刻寓意,酒类企业当以社会贡献为标尺,对未来发展做出更科学、更全面的规划。

      唤醒沉睡酒业底蕴

      事实上,借助此次上海世博会的平台,联合国既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思想,更提供了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直通车”。

      正如上文所言,千年金奖作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触媒”,意在促进企业壮大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达到消除贫困的目标。特别是对于身处白热化竞争环境的酒类企业而言,千年金奖或将极大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行业洗牌中占得先机。

      当前酒类市场的竞争可谓刺刀见红、寸土寸金,单凭一次成功的市场推广,一款成功的新品上市,或许可以赢得局部市场的阶段性成功;即便是一套先进的营销运作体系,其功效也会随着社会经济、消费理念与习惯的变迁而逐渐弱化。广大酒类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中对此深有体会,纷纷致力于寻找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企业独特基因衍生而出,具有长远效力和广泛适用性的一种竞争力元素。

      有的企业提出,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则认为品牌才是酒类企业核心竞争力,当然还有其他各种观点,涵盖了管理、工艺等诸多方面。事实上,只有把这些元素充分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竞争力体系,才能发挥其各自的最大作用,而这个包含了文化、品牌、管理、工艺等元素的竞争力体系,我们或可将其称之为:底蕴。

      关于茅台酒在当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怒掷酒瓶振国威”的一幕,经过近百年传诵,已经成为中国酒业历史上的经典佳话,而经过茅台人的继承、创新、传播,更从中衍生出了宏伟的国酒“底蕴”,茅台的文化、品牌、品质都融汇于这段与国际金奖的夙世姻缘中,可谓脍炙人口。

      试想,当年的茅台酒,僻处贵州仁怀的群山环抱中,虽酒品出众、历史久远,却何谈规模、效益,更无法想象今天这样的“国酒”光环,正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令茅台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们可以说,酒类品牌的底蕴是由先天条件和长期积累结合而成,是自然沉淀形成的,但这种与生俱来的酒业底蕴是处于沉睡状态的,若要其充分发挥功效,还需要一个“催化剂”来激活它,从而将之转化为直接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当年那枚沉甸甸的金奖章是茅台的“催化剂”,那今天的千年金奖又将激活哪些企业的底蕴呢?

      对于千年金奖的这一层深刻含义,很多酒类企业决策者已经先知先觉,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永增表示,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实现了中国的百年梦想,衡水老白干更是在上海世博会河北馆参展,“我们老白干人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热切盼望衡水老白干能在这次盛会上摘得千年金奖殊荣。”张永增对《华夏酒报》记者介绍,衡水老白干与世博结缘起于1915年,在当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衡水老白干一举获得赛会甲等大奖。

      从那之后,衡水老白干迈上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时至今日已成为河北省重点支柱企业,更是衡水当地的利税大户,而在繁荣地方经济的同时,衡水老白干也充分诠释了一个传统白酒品牌的个性与特色,作为中国北方优质大曲白酒继承和发展的典范,衡水老白干是老白干香型的代表酒,并以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典型风格屡获殊荣。

      正是出于企业发展中的深切体会,张永增对此次联合国千年金奖评选非常重视,当前,酒类市场格局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对于传统白酒,面临着社会消费习惯和理念的转变,一方面要应对白酒业内的残酷竞争,一方面要抵御洋酒的猛烈冲击。在多重压力下,白酒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品牌文化,改进口感风格,以迎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需求,这是一个事关企业、行业未来命运的重大课题。

      在张永增看来,千年金奖的重大意义正在于此,“如果我们得到千年金奖这个荣誉称号,它将为我们早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一个快捷途径和绿色通道。”

      无疑,中国酒行业未来要实现良好发展,就需要更多企业唤醒底蕴、焕发活力。而世博会办到我们身边,开启未来的钥匙,正掌握在中国酒业自己手中。

      酒业酝酿崭新明天

      推开世博会这扇大门,酒行业的明天生机盎然。

      日前,一家白酒企业总经理在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后,一再感叹“深受启发”。在捷克馆内,广播反复提醒游客,打开手机“蓝牙”就有机会中幸运大奖;在德国馆,游客们饶有兴致地与一只小兔子嬉戏,但实际上这些小动物完全是由数码模拟,在一块背景板上成型的,却能惟妙惟肖地与游人互动……

      这位企业负责人由此联想到了全国糖酒会,“糖酒会搞了这么多年,形式上一直没有突破,我们完全可以从世博会上借鉴精彩创意和高科技手法,把品牌妆点得更具魅力。”他充满期待地表示,将把世博会收获应用到今秋的济南全国春季糖酒会上,届时,将给全国客商一个惊喜。

      这只是一个缩影,通过世博会以及千年金奖的评选,酒行业将更深刻地理解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全人类共同为之奋斗的前景,酒业头脑豁然开朗,一个崭新的明天正在酝酿之中。更加长远、理性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更具现代国际元素的品牌形象,更具个性色彩和科技含量的产品品质,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中国酒业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深沉厚重的底蕴,当它被世博激活之后,势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