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 免费注册
  • 袁仁国博鳌发表主题演讲 为白酒行业首位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发布日期:2011-05-25 15:58 阅读量:110
      4月15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永远做亚洲各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贵州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袁仁国从一家中国企业的角度,在论坛上演讲了他对包容性发展的理解。同台致辞的还有博鳌论坛理事长福田康夫、沃尔沃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森、福特斯克金属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里斯特等政要、中外企业家代表。

      据悉,这是中国酒类企业首次在如此高规格的场合与全球精英分享包容性发展的观点。

      袁仁国以茅台为例,探讨了包容性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用:60年前,在距离博鳌200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上,贵州茅台还只是一个由几间破烂小屋组成的作坊式企业。“如今,贵州茅台由于包容性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特文化魅力的民族品牌。”

      袁仁国认为,对包容性发展的认同,是亚洲经济获得内生性动力的转折,也是亚洲企业不断成长的新机会。

      当前,亚洲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内生力的共同挑战。

      今年是博鳌论坛10周年,也是贵州茅台酒厂国有企业60周年。贵州茅台的发展历程,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企业成功的缩影,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东亚品牌崛起的样本。

      国酒茅台拥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民族品牌的国家名片,茅台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酒文化传承的典范。国际化是茅台作为中国民族品牌象征的必然要求,茅台也是最先具备国际化条件的白酒企业。1915年,茅台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精彩亮相,就获得了当年巴拿马博览会的金奖。

      1951年,地方国营茅台酒厂由三家作坊合并成立,至今已度过60个春秋,在此期间无论在对外外交、文化、政治、经济、军事交流中,茅台都作为重要的一个符号、一个载体、一种荣誉成为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一位经济学家分析,此次袁仁国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在博鳌的主题演讲,充分说明了茅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典范意义。多年来,茅台以包容性发展的眼光,从容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挑战,茅台以勇于担当的姿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铿锵行进。

      袁仁国指出,中国国力的快速发展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软实力的发展。强大的中国需要强大的企业,优秀的中国文化、悠久的中国酒文化、优质的中国国酒——茅台酒应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迈开国际化的步伐,服务并贡献于全世界消费者。在国际化道路上,茅台有责任将东方文化展示在世界舞台上。

      自2004年起,茅台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国内供应非常紧张的情况下,2009年茅台在国外销量达到500多吨,占整个公司销售的6%左右。同时2010年开始首次在法国建立茅台酒的营销网络,5年内还将陆续在俄罗斯、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建立更多海外营销网络。

      正如袁仁国所说的,“未来的世界,更多的机会将来自于对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再思考。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雄心勃勃的进取和慷慨的分享同等重要。”

      上述经济学家分析,茅台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亚洲企业的发展和蜕变历程。这些年来,茅台从单纯卖酒的单一生产经营公司,经历了以“文化”为核心的品牌经营转换,一步步的从一个知名的民族企业向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企业靠拢。

      袁仁国指出,茅台的核心竞争力涵盖了神秘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然科学的生物工程、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绿色有机的健康品质、国人挚爱的民族品牌、醉美天下的琼浆玉液,她是中国的名片,是共和国重大时刻的见证物,是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酿制出来的一坛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美酒。

      袁仁国表示,“在我们恪守的商业道德中,对责任的担当是最为核心的重要内容。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受灾同胞的捐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对竞争者的公平理念等,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正如袁仁国所说,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动力将会增强,经济全球化会进一步向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亚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程度也会继续提升和加速,随着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深入,中国乃至亚洲的发展必将更加和谐和稳健。